社會服務
培育原住民傳統染織人才:
在傳承泰雅族原住民編織文化方面,尤瑪•達陸不斷進行傳統織布的教育及推廣,一方面紮根部落人才養成,培訓編織種子師資,及儲備各方面人才,提高族人對服裝的認同,努力追求文化教育之延續;另一方面,將原住民服飾工藝的元素,結合大眾化的市場,鼓勵編織藝術創作。
尤瑪•達陸藉由成立原住民織染工藝工作坊,將傳統染織技術帶進學校,引領象鼻部落的原住民織女們保存原住民染織技藝,延續傳統工藝之新生命,讓我們不用進部落也可以體驗傳統染織技藝的美麗,並認識染織藝術的深刻文化背景與含意。
致力於泰雅族傳統染織復建工程:
傳統染織對於原住民文化而言,具有身分認同象徵及隱喻的媒介兩種意義,近年來已成為原住民文化的表徵,並再度受到重視。
尤瑪•達陸回歸部落的這十幾年來,以回歸、紀錄、傳承、教學與產業等五個方向,將原住民傳統染織藝術的深層文化意義,再次成功地展現在世人面前。使得原住民染織藝術不再只是博物館、美術館裡展示的器材或布樣,也不再是一個靜態的、過去的歷史記憶,而是一個承載著族群歷史脈絡,並且持續與社會互動進而產生新的文化內涵的原住民文化。
尤瑪•達陸長期投入泰雅族原住民編織文化、藝術、工藝與泰雅族北勢群部落文化等研究領域,推動原住民文化教育與認同以及泰雅染織復建工程不遺餘力。
彰顯天主教精神
扶助部落走出新生命
「那裡有仁,那裡有愛,就是天主的所在。」尤瑪•達陸本著天主教基督徒的精神,以奉獻犧牲的服務態度,協助部落族人從事傳統技藝的復育、創新,從籌建「泰雅染織工藝文化園區」開始,努力爭取外界支援,建立染織植物園、編織教室、專業染織工坊到成立「織物研究中心」,「織物研究中心」包括研究中心、設計中心及傳習中心,一步一步帶著族人,點滴尋回部落遺失的編織文化,致力深耕的同時,也引領他們積極學習新知,努力帶領大家走出貧窮、走出落後,邁向新生。
繼續帶領族群實現夢想
民國80年,尤瑪參加了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舉辦的編織班,授課老師的一句話震撼了她:「你們原住民的服飾,其中蘊含的精神早已消失,如今僅剩下軀殼及糟粕。」出於一種危機意識,尤瑪毅然投入了原住民織品的世界。尤瑪•達陸離開眾人眼中穩定的公務員工作,回到部落,經過十多年的努力,她成功復育了曾經一度消失的泰雅織品工藝,並且更進一步賦予織品藝術新的生命,然,在這個過程,他的作為也曾在傳統的泰雅部落裡,引起些許非議,但尤瑪曾說:「因為我要做的事情,都不在他們的想像裡面…只要堅持下去,生命便會展現出自己的韌度跟光芒…」,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耶穌的貧苦和犧牲精神,他放棄財富,善度窮人生活,非但不以為苦,且依然持續發光,努力為自我以及族群的生命,構繪希望的圖景。 |